近日,黄山姑娘吕秀芝有望递补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铜牌的消息传来,令全省体育迷振奋不已。观看重大赛事,体验赛场风云,涵养体育文化,正成为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日前,省体育局印发《安徽省体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我省将不断推进体育强省建设,兴建高标准体育设施,逐步引入高水平国际单项比赛,适时承办全国综合性赛事活动,带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兴建场馆,提升赛事举办能力
安徽哈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主火炬“飞扬”;安徽康风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AOP-KF抗病毒防感染口罩,为运动员健康保驾护航;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几千万件(套)可降解餐具……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一批来自安徽的高科技成果闪亮登场。丰原生物董事长陈礼平说:“可降解餐具应用于世界瞩目的冰雪盛会,进一步检验了产品质量,打响了产品知名度,有助于聚乳酸新材料在未来得到更广泛推广。 ”
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服务于赛事的新技术新产品得到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相关体育企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一批标准化、专业性新场馆的修建,不仅为后续相关赛事提供场地,更满足了市民日常健身需求。以蚌埠市承办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为例,该市提升改造老体育场,高标准新建游泳跳水馆、射击馆、重竞技馆、龙子湖水上运动中心,一流的场馆设施使全市具备了承办国际单项比赛和国内二类全国综合运动会等大型赛事的条件,全天候开放的蚌埠体育中心更成为市民观光新景点、健身好场所。
今年,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将在滁州市举办,这是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综合性运动会。目前,作为开闭幕式和城区比赛主场馆的滁州奥体中心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凤阳体育中心、明光中学冰球馆、定远县体育馆相继投入使用,其他相关县(市、区)的比赛场馆正在加快建设。来安县将承办安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部空手道、群体部桥牌项目比赛,该县体育运动中心主任潘永萍介绍,全县投入近7000万元兴建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体育馆,赛时作为比赛场馆,赛后将成为满足学校教学和群众健身需求的专业场馆。
近年来,我省各地大力加强体育场馆建设,进一步提升举办体育赛事能力。截至“十三五”末,全省体育场地达17.8万个,体育场地面积达1.34亿平方米,其中大型体育场馆179个,人均场地面积从1.05平方米增加到2.2平方米。去年9月,省政府印发《体育强省建设方案》提出,我省将积极申办全运会等国内国际高端赛事,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赛事。城乡居民有望在家门口观看高端重大赛事,感受高水平竞技、一流选手对决。
发掘资源,打造自主品牌赛事
近日,省体育局印发《2022年度安徽省体育赛事活动计划》,今年全省将举办88项体育赛事活动,其中国家单项协会和省体育局共同举办全国越野锦标赛、全国马术耐力锦标赛等9项赛事活动,长三角共同举办运动休闲体验季等9项赛事活动,省体育局与省直有关单位共同举办全省“美丽乡村”农民篮球大赛、全省青少年田径冠军赛等70项赛事活动。
体育赛事的落地、体育文化的养成,不仅受到区域经济条件影响,而且根植于地方的优质资源和特色文化。依托皖南、大别山等优越山水资源及华佗五禽戏等深厚人文资源,我省近年来打造了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品牌赛事。
健康养生是亳州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该市举办了三届亳州养生国际马拉松赛事、四届国际健身气功博览会、十二届华佗五禽戏养生健身节。 “我们着力打好华佗五禽戏这一‘王牌',创编健身气功五禽戏、校园五禽戏,深入开展五禽戏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乡村。”亳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习练五禽戏人员达114万人,每年普及7万多人,境外已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余人。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打造以合肥国际马拉松等为代表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精品赛事,打造亳州五禽戏养生健身节等富有安徽特色的精品活动,推进龙舟、舞龙、舞狮等地域色彩浓郁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培育轮滑、攀岩、滑板和电子竞技等新兴体育赛事活动。省体育局体育产业发展处负责人说:“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省将联合沪苏浙申办顶级国际赛事,探索符合长三角地区社会发展实际的区域协作模式,适时对接国际性、区域性体育组织,申办举办世锦赛、世界杯和各类分站赛、巡回赛。 ”
文章来源:《旅游纵览》 网址: http://www.lyzlzz.cn/zonghexinwen/2022/0404/1854.html